|
信奧傳奇 | 她是湖南省第一位獲得 IOI 金牌的女選手 現斯坦福 AI 實驗室負責人高徒:陳丹琦信奧傳奇——陳丹琦 從小就對數學有著特殊的天賦,小學三年級起學習奧數,中學就讀于”百年老!把哦Y中學。期間,迷上了信息學。高中時,獲得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金獎,成為湖南省第一位入選信息學國家隊的女選手,保送清華。姚班畢業后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博士并順利畢業。她就是我們今天信奧傳奇的主人公——陳丹琦。 從奧數轉奧信 天賦+努力缺一不可 陳丹琦很小的時候,她的父親就發現女兒對數字很敏感,做題的速度、反應以及考慮問題的全面性都顯得比同齡的孩子強。從那時起,他就有意識地培養女兒的學習興趣,督促陳丹琦養成良好的習慣,訓練她的思維方式,并在學習方法上進行引導。有了這樣一位好的啟蒙老師,陳丹琦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數學天賦——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學奧數,初一參加全國的初中數學聯賽并獲得湖南賽區二等獎,初三又再接再厲得了數學特等獎。學習之余,陳丹琦喜歡練練書法,看看動畫片,玩玩益智游戲,聽聽音樂。流行歌曲、當紅明星一個都不拉下。這樣既調節了精神又恢復了腦力,還順便把行書練得龍飛鳳舞。 初三的時候,讀于”百年老!伴L沙市雅禮中學的陳丹琦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接受教練的邀請,開始了計算機競賽的訓練。在之后的采訪中她回憶道:我只是趕上了好機會,學校的信息學競賽是傳統強項,而如果繼續之前的數學競賽,也許并不會如現在這般發展。 在一般人眼里,數學是枯燥無味的,信息學更不用說?蓪陳丹琦來說,能夠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然后竭盡全力把它做到最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一旦弄懂一個新東西,或者攻克了一道難題,她都有一種莫名的興奮感和成就感?偨Y自己的學習經驗時,她說自己屬于勤奮型,克服困難,堅持不放棄是她奉行的宗旨。 信息學快速提升 為國而戰保送清華 “陳丹琦不是個只讀書、讀死書的學生,她玩的時候像個男孩,上網、玩游戲樣樣都來,但不執迷其中!陳丹琦的高中班主任鄭理安說,她對待學習很較真。 在高中期間,陳丹琦在教練朱全民的帶領下系統學習信息學。學習期間,她發明了插頭 DP,主要用于解決數據規模小的棋盤模型路徑問題。之后還在參加信息學國家隊集訓期間提出了 cdq 分治算法(著名的陳丹琦分治算法)。 教練朱全民曾笑著揭丹琦的“底”:“丹琦也有哭臉的時候!她特別好勝,偶爾考得不理想,就躲一旁偷偷難過。團隊里大部分是男孩,丹琦性格開朗也像個男孩子,平時都能主動和他們溝通交流! 2005 年,陳丹琦取得了 NOIP 一等獎。隨后她通過不斷努力,成為了湖南省第一位入選信息學國家隊的女選手,并于高考前被清華大學免試錄取。 2008 年 8 月 16 日至 8 月 22 日,第 20 屆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 (IOI2008) 于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競賽吸引到來自 78 個國家的近 300 名選手參加。陳丹琦是中國參賽的四名選手中的一員,那年正值北京舉行第 29 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陳丹琦能在信息學賽場上代表中國參賽,她感到格外有意義、有意思!翱梢院瓦@么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相互交流、共同學習,是件很有趣和快樂的事情!标惖ょf,她清楚地記得在開羅看奧運會比賽時的情景,“許多埃及人得知我們來自中國之后紛紛舉起雙手,向我們豎起大拇指。 中國代表隊成員 左三為陳丹琦 最終,中國隊四名選手的總成績居各參賽隊之首。陳丹琦獲得金牌,成為了湖南省第一位獲得信息學國際奧賽金牌的女選手。同時,她還榮獲了由國際信息處理學會(IFIP)頒發的特別獎。 中國代表隊成員 左二為陳丹琦 2008 年 8 月 26 日晚,長沙黃花機場大廳內,一條鮮艷的迎接橫幅被幾名雅禮中學的學生高高舉起。8 點 30 分左右,陳丹琦在信教練朱全民的陪同下,身掛金牌,走出通道,風塵仆仆卻難掩滿臉喜悅。 為母校爭光的陳丹琦 就讀清華姚班 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2008 年,陳丹琦進入清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姚班)就讀。到了大學,陳丹琦意識到之前唯一多學的就是編程和算法,而計算機的其他方面幾乎都是從頭學起。 2009 年接受香港有線電視采訪的陳丹琦 大二的時候,陳丹琦和清華的同學一起參加了當年的 ACM 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ACM-ICPC),最終清華大學隊伍在由哈爾濱工程大學承辦的全球總決賽里獲得銀牌。 參加 ACM-ICPC 的陳丹琦 陳丹琦說她的一個愛好就是旅行,大學四年共走過超過 50 個城市,只要有機會就一定選擇出門。她希望自己能夠在 30 歲之前完成環游世界的夢想,但即便如此,她對家的依戀并沒有絲毫減少:即使去武漢比賽,她也會提前一天回長沙的家里睡上一晚,她每年也一定會陪著父母一起外出度假。 陳丹琦(左三) 陳丹琦在采訪中提到,她最滿意的經歷是大三在香港交換的四個月,因為這幾個月里讓她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一種學習和生活狀態,也因此堅定了自己今后要從事學術的目標。 新一代女神 斯坦福十年來最熱門的博士論文得主 在清華學習期間,陳丹琦沒有絲毫松懈,她的論文榮獲清華大學 2012 屆優秀本科畢業論文,姚期智院士親自為她頒發獲獎證書。 陳丹琦(右一) 清華畢業后,后來的陳丹琦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博士。期間她還擔任了微軟亞洲研究院實習生(ML&WSM小組)、微軟研究院雷蒙德研究實習生(NLP小組)、紐約市 Facebook AI Research 研究實習生。 在斯坦福讀書期間的陳丹琦 在斯坦福期間,她在 2014 年發表的論文《A Fast and Accurate Dependency Parser using Neural Networks》堪稱深度學習依存分析方法的“開山之作”,她和曼寧教授提出的方法在保持精度的前提下,將解析速度提高了 60 倍。 很少有人的博士論文能夠成為“爆款文章”,但陳丹琦做到了。據斯坦福大學圖書館介紹,她的這篇關注解決“如何讓機器學會理解人類語言”問題的畢業論文《Neural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Beyond》長達 156 頁,上傳僅四天就獲得了上千次的閱讀量,成為了斯坦福近十年來最熱門的畢業論文之一。而她的導師更是對她高度評價,認為她是“使用神經網絡方法解決自然語言理解問題方面的先驅”。 結語 2019 年秋季,陳丹琦將加入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擔任助理教授,開始自己新的工作和生活。而她的勵志傳奇故事,將會在國內莘莘學子心中流傳很久。 |